简体| 繁体| English
首 页 诊所简介 产品服务 医文医话 联系我们
清阳医馆--新冠治验(2022年初)
您的位置:首页>医文医话>验案汇编
新冠治验(2022年初)

2022-01-24

  自2022年新年以来,由Omicron引发的新一轮新冠疫情迅速在本城传播,大量人群感染,我们诊所目前已经远程看诊了数十例感染新冠的患者,总体疗效都比较满意。现总结本次疫情的特点和治疗验案如下。

  从中医的观点来看,本轮疫情的病性已经发生明显变化,由寒转热,属于湿火疫疠,出现的常见症状如下:病人初起多有咽痛,或发热、乏力,或咽痒,或鼻塞流涕,或头痛、身痛,或有腹泻,中后期则常出现咳嗽,多咯黄粘痰或白粘痰。一般不引起肺炎,不出现胸闷,血氧检测多数正常。此病邪还有一个显著特点,擅长攻击人体的薄弱处,对人体的免疫机制普遍都有抑制作用,经常随着病人的体质不同,而发生不同的变化。内火重的病人,则咽喉肿痛剧烈,甚至不能吞咽。痰湿重的病人,则咳嗽、咯吐很多粘痰。体质偏弱偏寒的,初起则不咽痛,仅咽痒、咽中不适,发热亦多低热,可持续数日。若曾有湿疹、鼻炎、过敏等旧疾,则旧疾多复发。老年人、体质弱和有代谢障碍的病人,则病情比较缠绵,治疗周期偏长。经过临床治疗及观察,中药治疗正确并及时的话,病程可以明显缩短,后遗症也可以避免出现。

  现举例如下。

  病案一:新冠典型热化证

  某,女,31岁。(胡小菁医生诊治)

  初诊:2021年12月30日。

  12月25日晚曾在朋友家聚会,27日下午开始咽痛,28日始低热,昨晚服泰诺后热退。现症见:咽痛,咽中黄粘痰难咯出。略鼻塞、无涕。纳少,食欲欠佳,味觉、嗅觉正常。鼻下色红。舌质略红,苔白腻。(女儿10个月,28日亦开始发热,食少,老公亦有咽痛、发热,31日得知一起聚会的朋友确诊新冠阳性)。(网诊)

  辨证:湿火疫毒,侵犯上焦,处方:金银花 连翘芦根 杏仁 薏苡仁 冬瓜子 桃仁 地龙 麻黄 薄荷  浙贝母 射干(生药材),8剂。每日2剂,全家一起服用。

  复诊:2022年1月3日。服药2天后咽痛显减,黄粘痰减轻,现症见:略咽痛,咽痒,时咳,咽中有白粘痰,较易咯出。平卧时鼻塞,有少许清涕。舌苔白腻。前方略调,去射干、地龙,加西洋参粉1克冲服。4剂。每日1-2剂。

  药后咽痛除,涕止,咳除,咽中仅余少许白痰,嘱炖冬瓜排骨汤,频服,清理余邪。

  总结:这是我们近期接诊的第一例新型新冠病人,是典型的热性湿疫,方药对症,治疗比较及时,在一周内彻底痊愈。

 

  病案二:新冠火毒聚结型

  某,女,28岁。(谭晓阳医生诊治)

  初诊:2022年1月12日。

  1月9日开始咽痛,下午头痛,夜间皮肤痛,并发热,目热。10日热减,昨日热退,声哑,腹泻三次。新冠快筛盒检测弱阳性。服用莲花清瘟胶囊三天,咽痛未缓解,反而逐日加重。现症见:咽痛剧烈,连及耳道,吞咽痛,进食困难,咽中不停分泌粘痰,影响睡眠。声哑。口水多。头部两太阳穴及风池痛。腹泻止。有汗出。疲乏。咽峡有红血丝。舌质红,苔淡黄腻。(网诊)辨证:火毒挟浊邪闭结上焦。治则:解毒利咽,化痰散结。处方:射干 薄荷 僵蚕 蝉蜕 升麻 金银花 芦根 浙贝 桔梗 冬瓜子(免煎颗粒剂)4剂。每日2剂。开水100毫升冲服。

  服药3剂后,咽痛减轻,能进食稀粥。13日白天偶尔咳嗽。头痛除。

  复诊:1月14日。昨晚咳嗽较频,但能入睡。咽中有黄白粘痰,味咸,少量能咯出,稍带血丝。声哑减轻。口渴,咽干,多饮。汗出止。精力正常。舌边尖偏红,苔白腻。拟:化痰散结。处方:牛蒡子 桔梗 射干 瓜蒌皮 浙贝母 甘草 鱼腥草 僵蚕 薄荷 玄参(免煎颗粒剂)4剂。每日2剂。

服药后,咽痛渐轻,饮食逐渐恢复。咳嗽频率减少。

  三诊:1月17日。仍有咳嗽,晨起痰中有血丝。咽干,尤夜间明显。舌边偏红,苔薄白腻。拟:清肺化痰。处方:桃仁 薏苡仁 冬瓜子 芦根 炙麻黄 鱼腥草 浙贝母 苦杏仁 甘草(免煎颗粒剂)5剂。每日2剂。药后,痊愈。

  附录:男朋友在照顾她的期间亦感染,15日晨起咽痛,吞咽不利,咽峡红,耳部分泌物多。舌前有红点,苔淡黄白腻。拟:利咽解毒。处方:僵蚕 玄参 升麻 蝉蜕 射干 金银花 芦根 生甘草 薄荷 桔梗(免煎颗粒剂)4剂。每日2剂。

  15日咽痛较剧,16日低热37.5度,17日热退。16日咽痛稍减,有吞咽痛,晚上咽痒、咳嗽,有白痰。盗汗。17日鼻塞、有鼻涕。精神尚可。活动多则稍乏。口干明显。舌质淡红,苔淡黄白腻偏厚。拟:清瘟败毒,利三焦。处方:滑石 薄荷(后下) 丹皮 蝉蜕 僵蚕 鱼腥草 瓜蒌皮 浙贝母 射干 白茅根 生麻黄 生石膏 地龙(生药材)4 剂。每日一剂,分两次喝。

  服药2剂后,咳嗽明显减轻,咽痛亦减。但出现鼻痒、喷嚏。(平时有鼻炎病史)。20日检查新冠弱阳性。

  21日复诊时,咽痛除,嚏少,不咳。鼻塞明显,有黄涕。晨起觉胸间痒,偶咳痰。乏力缓解。无盗汗。口干。舌苔仍白腻。拟:化痰去浊宣肺。处方:麻黄 荆芥 地龙 瓜蒌皮 芦根 苦杏仁 薏苡仁 炙甘草 茯苓 藿香 西洋参(生药材)4 剂 每日一剂,分两次喝。服药2剂后鼻塞除。

  总结:这两个病人素体均偏热,症状表现为明显热象,本次疫邪易瘀易结,很快由气入营,病位主要在上焦的焦膜,所以治疗要注重宣透,气营同治,化浊散结。

 

  病案三:新冠体虚湿浊困阻型

  某,女,44岁。(胡小菁医生诊治)

  初诊:2022年1月12日。

  数日前老公先感染,前几天小孩亦生病发热(服中药2剂一天后热退),日夜照顾小孩很辛苦。平素身体较弱,又适逢经期。昨晚觉咽中有热感,今天开始发热38.6度,咽痒,有粘痰,略咳。无咽痛。疲乏。舌质淡润,苔中后淡黄白腻。(网诊)

  辨证:疫邪侵犯上焦。处方:炙麻黄 桔梗 芦根 薏苡仁 冬瓜子 金银花 蝉蜕 僵蚕 升麻 薄荷 淡竹叶 射干 浙贝母 西洋参 (免煎颗粒剂)4剂。每日2剂。饭后半小时温服。

  服药后热退,14日复诊:体温37.5度。因照顾小孩,睡眠不足,觉疲乏。咽痒减,咳嗽,有黄痰。食欲欠佳。大便正常。苔薄白腻。拟宣肺化浊透邪。处方:炙麻黄 苦杏仁 芦根 薏苡仁 桃仁 冬瓜子 浙贝母 射干 升麻 瓜蒌皮 鱼腥草 西洋参  (免煎颗粒剂)5剂。每日2剂。

  服药后,疲乏感减。16日曾大便2次,质稀,肛门有灼热感。17日复诊:体温37.3度。咽中微痒,微灼热感,有粘痰,略难咯出。食欲一般。舌质淡有齿印,苔白淡黄腻偏厚。拟加强营分透邪,处方:炙麻黄 苦杏仁 桃仁 冬瓜子 薏苡仁 芦根 浙贝母 茯苓 丹皮 太子参 升麻  地龙 西洋参 (免煎颗粒剂)5剂。每日2剂。

  20日反馈:服药后,咽中痰除,咳嗽止。嘱注意休息,近几日饮食仍宜清淡。

  总结:这位患者身体素弱,脾虚,所以症状表现没有热象,未出现咽痛,仅表现为咽痒,咽中有粘痰。因体质偏弱,又逢经期,病情稍缠绵,治疗需注意扶助正气,兼入营透邪。

 

  病案四:新冠后期痰浊闭肺型

  某,女,48岁。(胡小菁医生诊治)

  初诊:2022年1月19日晚上8点。

  老公1月7日发病,传染至全家。此病人于1月9日出现低热2天,咽喉肿痛,头昏,身痛,乏力,纳差等症(12日确诊阳性),数天后外症除,咽痛止,但咳嗽剧烈。现生病已十一天,仍有咳嗽,说话则咳,咽痒,鼻咽部粘痰难咯出。略鼻塞,鼻鸣音,少许白粘涕。胸上部略痛。口干,不喜饮。纳可。大便正常。舌尖红,舌前部苔淡黄腻。(网诊)

  拟:宣肺化浊,化痰散结。处方:炙麻黄 苦杏仁 芦根 薏苡仁 冬瓜子 桃仁 浙贝母 射干 瓜蒌皮 地龙 法半夏 (免煎颗粒剂) 5剂  明日服用2剂,之后每日1剂。

  23日反馈:服药后,咽痒、胸痛除,咳嗽显减,白天偶咳,晚上平卧时略咳。鼻咽部有粘痰少许,略有鼻音,少许黄粘涕。口稍干。舌尖略红,苔薄白,后半略白腻。舌前有浅裂纹。(网诊)续清余邪。处方:麻黄 苦杏仁 薏苡仁 法半夏 芦根 藿香 浙贝母 瓜蒌皮 太子参 炙甘草  地龙 (免煎颗粒剂) 3 剂,每日1剂。

  总结:此病人前期未用中药治疗,疫邪粘附于鼻咽粘膜部位,自体较难清理,病程拖长。用中药透邪化浊散结而愈。

 

  病案五:新冠重症

  某,男,79岁。(谭晓阳医生诊治)

  初诊:2022年1月21日

  一周前起病,低热37.7度 ,乏力,咽喉不适。身痛,无汗。恶逆(今日减轻),咳嗽频,有黄痰,带血丝。今测血氧:91-92,乏力明显,低热未退。无胸闷心悸。平素体略瘦。高血压(5年)痛风(十多年)病史,服西药。平素纳差。(电话问诊)拟:扶正宣肺化痰。处方:麻黄 苦杏仁 生石膏 地龙 芦根 桃仁 丹皮 鱼腥草 射干 瓜蒌皮 炙甘草 西洋参 (生药材)4 剂,每日1-2剂,每剂分2次喝。

  复诊:1月24日。服药1剂后热退,目前精神状态明显改善。食欲尚可。服药后血氧回升,现约94-95。咳嗽减轻,但仍有黄白痰,咳稍费力。痰中或有带血丝,稍稠。大便便意频。口不干。未汗出。拟:化痰清肺。处方:生麻黄 生石膏 苦杏仁 芦根 薏苡仁 桃仁 地龙 冬瓜子 瓜蒌皮 紫菀 炙甘草 西洋参 川贝母  (生药材)4 剂,每日1-2剂,每剂分2次喝。

  总结:这是我们目前接诊的病情比较严重的病人,血氧下降到91-92,说明肺泡功能已经受到影响,有一定的危险,通过中药扶正宣肺化痰,使病人状态得到及时改善。




作者:胡小菁